第(3/3)页 爵位越高,俸禄越多。 秦朝爵位分为二十级,最低的公士年俸50石。 最高的彻侯年俸1000石。 但随着赵凌的各种变革,粮食的价格基本维持在30钱一石,说难听点,30000半两钱,也就是30枚银币一年,在咸阳城里生活,怕是过得很拮据。 包括那些官员,赵凌都给他们以银币发放岁俸。 扶苏乃长安候,又是皇室成员,自然不能比彻候低,在宗正的商议下,岁奉便与彻候一般定在了百金。 按照扶苏的家资,百金也算不得什么大数目,随便从家里拿出件宝贝便值这么多。 毕竟是封建王朝,赵凌也不可能直接明目张胆地降低皇室成员的待遇。 最主要的是,赵凌想高俸养廉,自然不敢将官员的年奉压太低。 官员们的年奉高了,在这个阶级分明的年代,皇族成员不得跟着水涨船高? 哪怕高俸养廉其实也存在许多弊端,更何况皇族的待遇这么高。 他现在还是大秦第二代皇帝,国库充裕,自然是看不出什么弊端的,但再多传几代,供奉皇族的钱财就是一笔天文数字。 扶苏听赵凌这么说,眉头皱得更深了:“陛下此言何意?” 哪怕扶苏仁德,但在他看来,皇族拥有优渥的生活,那是天经地义的啊! 皇帝突然提到这事,是想干什么? 当了皇帝之后,便要对皇族亲眷开刀了吗? 难道他之前的仁义都是装出来的? “陛下若是觉得本候的年奉过高,本候不要便是!”扶苏这次是真的有些生气了,皇帝方才祝贺他的话,显得何其的虚伪啊。 最终还是想要打压他吗?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