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萧何与孟巍然并肩而行,步履从容地向着西府那气派而不失雅致的朱漆大门走去。 两人脸上都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,时而低语,时而发出几声爽朗却不失分寸的笑声,那熟稔而融洽的姿态,任谁看了都会以为是相交多年,情谊深厚的老友。 谁能想到,就在方才两人还为了售冰税收争锋相对? 这便是官场与商场交织的常态,利益面前,没有永远的敌人,也没有永远的朋友,唯有心照不宣的妥协与表面功夫。 西文彦刚迈出府门高高的门槛,抬眼便瞧见了这“相谈甚欢”的一幕,浑浊却精明的老眼中不禁闪过一丝古怪神色。 那神色里混杂着一丝讶异、一丝疑虑。 但这异样只是一闪而过,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,涟漪瞬间平复。 他脸上迅速堆起热情而又不失矜持的笑容,快步迎下台阶,对着萧何便是深深一揖,声音洪亮而透着恰到好处的恭敬。 “治栗内史萧大人亲自登门,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,草木增颜啊!老夫有失远迎,还望大人海涵!” 萧何见状,亦是快步上前,姿态放得极低,拱手便要行礼拜下,口中谦逊道:“西公言重了!是萧何不请自来,叨扰西公清净,心中实在惶恐,怎敢当西公如此大礼?” “使不得!万万使不得!”西文彦口中连声说着,双手已疾伸出去,一把稳稳托住了萧何即将弯下的手臂,阻止了他行礼的动作。 他脸上带着一种混杂着惶恐与感慨的神情,语气诚挚,声音却有意无意地拔高了几分,确保周围人都能听到:“萧大人如今位居九卿,乃国之栋梁,陛下股肱!老夫不过是一介卸去官职、专心为陛下经营些微末产业的草民商贾,身份卑微,如何担得起萧大人如此重礼?这岂非折煞老夫了?” 此刻,他们三人正站在西府府邸那开阔的门前广场上。 西府门庭若市,这些日子以来,因西文彦和孟巍然在各地“善举”之名远扬。 每日都有不少来自各郡县的黔首、士子,甚至一些品阶不高的官员,怀揣着感激或攀附之心,聚集在府外,希望能一睹两位“大善人”的风采,或是当面表达谢意。 只是西、孟二人深谙韬光养晦之道,回咸阳后一直深居简出,闭门谢客。 今日,两位主角连同朝中炙手可热的九卿重臣一同现身,这难得的场面,瞬间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。 路过的行人,以及那些久久不愿离去的仰慕者,无不将眼前这“朝廷重臣礼敬致仕老臣兼大善人”的一幕,尽数收入眼底,并在心中暗自解读。 人群中顿时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骚动。 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蔓延开来。 一个身着绸缎的商人,瞪大了眼睛,扯着身旁同伴的袖子,低呼道:“快看!那位便是新任的治栗内史萧何萧大人吧?他竟然对西公如此客气!” 他身旁的同伴,一个留着山羊胡的文士,抚须点头,眼中闪烁着洞察世情的光芒:“看来孟公与西公,纵然是急流勇退,离开了朝堂,陛下与朝廷,对他们依旧是恩宠有加,礼敬非常啊!此乃君臣相得之典范!” 另一人接口道,语气中充满了崇敬:“这是自然!两位先生如今已在咸阳城内立了功德像,受万民香火敬仰,这可是我大秦立国以来未有之殊荣!他们乃是我大秦的忠臣楷模,道德的丰碑!莫说是萧大人,便是朝中诸位公卿,见了二位,也必然要敬上三分!” 这番议论,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,激起了更大的涟漪。 不知是谁率先喊了一声:“西公!孟公!二位公之大义,泽被苍生,请受吾等一拜!” 话音未落,只见府门前黑压压的人群,如同被风吹倒的麦浪一般,齐刷刷地跪倒了一片。 男女老少,衣着各异,脸上却都带着近乎虔诚的感激与崇敬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