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这番言论,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! 对于很多自幼接受儒家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理念熏陶的学子们而言,这简直是颠覆性的。 对方完全跳出了“心”、“意”、“诚”、“正”的讨论框架,直接从根本上否定了“自我”的实在性。 将一切归结为“因缘和合”的虚幻! 认为儒家孜孜以求的“诚意正心”本身,就是一种需要破除的执着。 那种直面生命本质,直指人心烦恼根源的犀利。 那种将世间万物乃至自身都视为空、幻的彻底超脱观。 带着一种异域哲学特有的冷峻与深刻,让首次听闻的陈野等学子,瞬间感到了巨大的冲击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惊艳感!! 仿佛一扇从未想象过的大门,在眼前被推开了一条缝隙。 门后,是全然陌生的思想风景。 陈野张了张嘴,想要反驳,却发现对方构筑的理论体系自成一格,逻辑严密。 若承认其“诸法无我”、“因缘和合”的前提,那么后续的推论似乎无懈可击。 他引经据典,试图从“人性本善”或“格物致知”的角度辩驳。 但那老僧总能以“此乃分别心”、“此是妄念相”等话语,轻描淡写地将他的立论根基化解于无形! 几个回合下来,陈野额头已然见汗。 他感觉自己的学问,如同利剑砍在了空处。 无处着力。 反而被对方那看似平和,实则浩瀚深邃的“空观”所包围、消解。 最终。 他面色涨红,踉跄后退一步。 竟是一时语塞,难以再组织起有效的进攻。 万世书院这边,顿时一片哗然!! 陈野已是他们中辩才顶尖之辈,竟在短短对话中败下阵来。 这佛法的道理,竟如此诡异难缠? 学子们面面相觑,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甘。 “我来!” 又一名学子挺身而出。 此次他不再纠缠心性之学,转而引用法家学说。 “《韩非子·五蠹》言:‘上古竞于道德,中世逐于智谋,当今争于气力。’治国之道,在于严刑峻法,赏罚分明,使民畏威而不怀德!” “贵教所言慈悲超脱,于强国富民,有何益处?岂非令民怠惰,不事生产,于国何利?” 他试图以现实功用来抨击佛法。 那枯槁老僧依旧闭目,声音平和如初。 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 “国土危脆,世间无常。” “帝王将相,富贵功名,不过镜花水月,转瞬即逝。” “执着于此,徒增轮回之苦。” “我佛慈悲,教化众生出离生死苦海,此乃出世之大利益,岂是世间区区权谋功利可比?” 他又将话题拉到了“出世”、“轮回”、“苦海”的层面。 完全超越了法家关注的现实政治范畴。 那学子同样感到有力无处使。 憋得满脸通红,败下阵来。 紧接着。 又有学子试图以兵家诡道,阴阳五行等学说发起挑战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