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长安城内,更是不少大儒一改往日的支持高相,化作了滔天愤懑,欲要与高相论道。” 武瞾执笔的手微微一顿,凤眸抬起:“这动静可丝毫不小,看来高阳这次,是真的捅了马蜂窝了。” 武曌虽有一定的预料,但也没想到反响如此迅速和激烈。 “是。” 小鸢点头,神色也有些凝重,“要论圣人之道,只怕路上风雪再大,也阻挡不住这些大儒们要论道的心。此次论道,关注之广,动静之大,恐怕远超预期。” 武瞾凤眸深邃,出声问道:“定国公府呢?可有什么动静?高阳并非庸人,他一向谋定而后动,说不定是真细细研究了各家学问!” “这场论道,别人不行,但他高阳……还真说不定!” 小鸢闻言,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神色,回道,“回陛下,定国公府异常平静,不过……傍晚时分,倒是发生了一件怪事。” “哦?何事?” 武瞾挑眉,来了兴趣。 高阳府中的怪事,往往意味着转折。 “二公子高长文带着大批家仆,几乎跑遍了全城所有大小书铺、书局。” 武瞾闻言,有些愕然的蹙眉:“买书?他在此时大量购书作甚?难道高阳有什么世人不知的独家秘藏或惊世见解,需要典籍佐证?!” 小鸢摇头:“奴婢也觉得奇怪,已派人去打听了,应该很快就有消息。” 武曌一阵点头,满脸肯定的道,“高阳此人,朕了解他,他从不打无把握的仗,昔日第一次出征匈奴,愣是练了一支精锐,做足了准备,因此,朕敢断定,这里面必藏着高阳的依仗,你且下去吧,若有消息,第一时间来报!” “是!” 小鸢闻言,走出了御书房,关上了门。 就在这时。 一名内侍刚好快步走来,在小鸢耳边低语了几句。 小鸢闻言,美眸一点点的瞪大,甚至最后带上了一抹浓郁的难以置信。 武曌正准备继续批阅奏折的时候,便听见咯吱一声,暖阁的门再次被推开。 小鸢去而复返,神色惊愕的道,“陛下,有消息了。” 第(3/3)页